在北大荒的那些年
前言
今年,是我们下乡到北大荒整整四十五年。四十五年过去了,就像天上的流星瞬间就在我的人生天空中掠过。打开尘封的记忆,那许许多多的往事就好像发生在昨天。可确实过去了好久好久,在那个风雪飘飘年代,在哪“文革”的年代,可那正是我们美好的青少年时代!我们这些知识青年,真不敢当这称谓,因为我们只不过是一群十六七岁中学毕业的孩子。说是中学毕业,其名不副实。学业都在搞文化大革命中荒废了。那段历史毫不留情的把这些娃娃们推上了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之中。我把我在北大荒兵团生活的片段记下来,以此来献给我们这些知青朋友,这些曾经战斗生活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十五团的战友们。回忆我们年青时奋斗在诺敏河畔的点点滴滴。如果有幸被后人看到,那就让后人来评说吧。
(一)
1968年10月18日那年十七岁的我登上开往北大荒的知青专列。在哈尔滨火车站的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人群,车站上挂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收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横幅。锣鼓喧天沸沸扬扬,可是送行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眼里含着泪花,紧紧拉着车上亲人的手嘴里不断嘱托一些话。一声汽笛长鸣,列车终于徐徐开动了,孩子们的泪水,送行人们的泪水都顺着稚嫩脸颊和沧桑的面孔一滴一滴的落下,“妈妈再见!放心吧!你们要保重身体”列车毫不留情的快了起来很快就把送行人们甩在了后面。看不见送行的人们了。列车驶上了松花江大铁桥,看着滚滚的江水不免有些惆怅再见了家乡,再见了亲人。火车一路向北驶去,途径萨尔图,齐齐哈尔,富裕,在深夜到了一座叫拉哈的小站。这座小站太小了一排黄色的砖房两条铁轨,站台上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电灯发出昏暗的灯光,本来很寂静小站,被我们这些远道而来年青人搞的顿时沸腾起来了。
我被分到幸福之路分场后来改成55团4营。其它营的知青都到拉哈糖厂休息了。我们营离车站很近,就迈开双腿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四营走去。大约走了十几分钟,就在一座很破旧的砖瓦房前停下来了,走进去一看四面墙壁黑乎乎的,墙角堆着乱七八糟的东西,行李还没到只好在这里将就一夜了。等天亮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