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首页
知青播报
最新信息
龙江知青
知青史录
知青人物 知青照片
知青故事 知青文苑
知青研究
认识知青 论文发表
学术交流 学术专著
知青文艺
知青书刊 知青歌曲
知青摄影 知青影视
知青互动
知青博客
知青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知青  >  史录  >  知青故事
我和黄永生的一段往事
//zhiqing.dbw.cn

  我和黄永生的一段往事

  那一天下午(2013年8月5日),我和往常一样下楼去住家附近的报摊买《新民晚报》,尽管高温肆虐,我还是顶着烈日边走边看晚报的头版要闻。突然,我心头一紧,看见头版右下有一行粗体小字,“黄永生永别{大家唱}——详见A13文艺新闻版”。黄永生?不是前二天还在叶惠贤主持的“精彩老朋友”电视节目里看到他吗?我急忙翻到A13版,一幅黄永生的照片证实了我的疑问:79岁著名上海说唱表演艺术家黄永生冒暑登台演出后,返家倒在了电梯里……。我不由加快了步速,欲回家详阅全文,一边想起了二十多年前我与黄永生相缘的一段往事。

  1988年,那时改革开放还在初期阶段,上海市黄浦区集管局任命我为上海国泰橡塑机电公司总经理。这是一个新组建的有三个厂、20多个商店组成的“产、供、销”一体的复合型公司,有职工近2000人。公司成立大会在河南路福州路的市政府大礼堂举行,区、局和各公司的头头们都来捧场。为了营造新公司成立的吉祥欢乐气氛,我们邀请到上海交响乐团(部分)、上海曲艺剧团黄永生、上海京剧团朱文虎和几个获奖女独唱演员来演出助兴。开始是几段入时的女声独唱,接着是朱文虎的两段京剧。朱文虎是国家一级演员,他演唱《海港》码头工人马洪亮的唱腔人们耳熟能详,现在他在你的面前唱,感觉又是一种别样的享受。接下来就是压轴戏黄永生的上海说唱了。那时黄永生已是家喻户晓,很有名气了,上海说唱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一上台就现编现唱,把我作为他的一个远房亲戚编进了他的段子里。记得好像有这样一段唱词:改革开放面貌大变样,我从乡下来到大上海,找到正在大展宏图我的远房亲戚,上海国泰橡塑机电老总童昌达,只见他红光满面意气扬……,黄永生有眼有板唱了一大段,引锝满堂笑声。我自然不敢怠慢,他没唱完我就赶紧上前与他握了手。黄永生眼瞅着我笑容可掬,颇有点带亲沾故的模样,继续唱了下去,毫无大明星的架子。最后他在全场热烈掌声中来了一段不唱没法过关的上海说唱《金陵塔》,这是他主要的代表作品。那一段段人们熟悉的、脍炙人口的唱词唱腔听得人们如痴如醉,把演出推向了高潮……

  由于有这样一段缘故,所以以后每一次看到他演出,听到他演唱,我都会从心底里感到十分亲切。

  黄永生,上海传统滑稽上海说唱的标签,上海老一代的曲艺爱好者没有不知道黄永生和他的上海说唱的。尤为可贵的是他博采众长,把对曲艺艺术的探索、创新与对观众听众的热爱、忠诚融合在上海说唱里,以观众听众喜闻乐见为最大目标。黄永生晚年连续十多年创办“曲艺大家唱”公益沙龙,每周一次于徐家汇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至今已有547期,很多文艺文化名人参与期间。至今我们才从黄永生去世后的有关报道中知道,早在2005年他71岁时就因心脏病搭了三根桥,2013年初又装了一根支架。医生诊断说,黄永生的心血管病非常严重,血管已没有弹性,随时可能倒下。更明确告知再也不能去“曲艺大家唱”唱曲了。我想这是因为黄永生每一次唱曲都激情高昂,力求完美。而每一段完整的唱曲调门从高到低,从低到高;语速从快到慢,从慢到快需往返七、八次甚至十数次,这对于一个已年近八旬的老人实太难承受了。终于“唱不煞的黄永生”倒在了他用生命去热爱的曲艺事业里,实践了他“死也要死在大家唱里”的执着愿想。

  黄永生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名曲,除了人们最为熟知的《金陵塔》之外,我对他的一曲名为《人》的说唱词曲印象很深。唱词从头至尾以“人”为尾字(全曲共有84句尾字为“人”的唱词),开头是“人类社会到处都是人……,世界各国数不清有多少人……”,结尾是“我是一个中国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千锤百炼‘锻造’人,做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句唱词唱得多么好!黄永生真正不愧是一个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一个传承曲艺、创新曲艺,为百姓而唱,为上海说唱献身的堂堂正正的中国曲艺人。 童昌达写于2013、8、11

作者:    来源:查哈阳知青网  编辑:左远红  

  相关新闻
 
 更多
  龙文化  更多
  医药  更多
  女性  更多
  知青博客  更多
  知青文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