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首页
知青播报
最新信息
龙江知青
知青史录
知青人物 知青照片
知青故事 知青文苑
知青研究
认识知青 论文发表
学术交流 学术专著
知青文艺
知青书刊 知青歌曲
知青摄影 知青影视
知青互动
知青博客
知青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知青  >  播报  >  最新信息
走不出的北大荒
//zhiqing.dbw.cn 2013年08月26日 11:17:09

  上山下乡”“北大荒”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过是历史教材上的两个名词。但在黑龙江佳木斯的“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50多位老知青依旧“活在”那个特殊的岁月里。

  他们大多年过花甲,操着南腔北调,患有精神病。当年席卷全国的运动将他们送到北大荒,但超负荷的劳动和精神创伤却让他们再也回不到故土。

  1978年,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

  据统计,留在北大荒的知青大约2万人,其中大多数在这里成家。而据黑龙江农垦总局残联2006年的统计,在仍留守的知青中,精神病患者近300人。事实上,许多知青精神病患者并非没有机会返城。那时,疾病甚至是返城的转机,但是家属接收照顾、户籍问题可能比返城申请书上的印章更为沉重。

  知青戴志坤一直念念不忘上海的家。2010年医院带戴志坤去上海参观世博会时,曾试图联系他的家人,但戴志坤的哥哥却回复说“让他自生自灭吧”。

  1997年,时任黑龙江农垦总局残联主席的董兴业决定解决这些特殊知青的问题,建立一个新型的康复机构。2008年12月,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在佳木斯落成。盖楼的钱由黑龙江农垦总局出,医药费则来自知青们的医保。

  康复基地养殖了奶牛、梅花鹿、猪、鱼,种植了玉米、大豆、蔬菜等农作物,由患者自己承担农务,农产品也会回供给医院。医院希望通过组织部分有劳动能力的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为他们将来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不能把他们关在铁笼里”。董兴业说。这是董兴业为老知青所设想的“家”,而不是精神病院。

作者:    来源:中国网  编辑:王聪  

  相关新闻
 
 更多
  龙文化  更多
  医药  更多
  女性  更多
  知青博客  更多
  知青文苑  更多